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 > 长江大桥:确实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奇迹

长江大桥:确实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奇迹

发布时间:2020-03-23 16:23    阅读:

从开始到111的奇迹

必须要说《大桥三部曲》这本书了。

2018年12月,南京长江大桥经过历时27个月的全封闭维修改造后即将重新通车,通车前向市民开放3天,可以步行参观。在开放的这3天里,南京每天都有几万人拥向南京长江大桥。我当时也去看了,在桥上拍照留念,回来以后看了大桥的档案史料,突然就触发了我的写作冲动。

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,南京长江大桥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,是一个时代的标志。我小的时候,每次从江苏的小县城到省会南京去,都要到大桥上拍一张照片作纪念。我记得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后,有国外的元首来,周总理几乎都会把他们带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参观。

《大桥三部曲》这本书,主要就是写建设长江大桥的人和故事。

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流、世界第三大河流。但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,它在世界上排第四位。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,我国科学家找到了长江的源头,把长江向前推进了500公里,从此它才成了世界第三大河流。

差不多在同一时期,我国的考古学家们在浙江靠近长江的地方,发现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种植水稻,这就证明了长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,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因此,“世界第三大河流”和“中国的母亲河”这两个称谓,是上世纪70年代才正式确定的。

长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,带来了水运的便利。同时,它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因素。比如,它几乎把中国一分两半,形成了天堑。所以,古人一直想在长江上造桥。但是古代造桥大多数是为了打仗,那时候建得最多的是临时性的浮桥,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桥。一直到辛亥革命胜利以后,孙中山制定建国方略,提出要在武汉建一座长江大桥。那时候的国民政府非常重视,从美国和德国高薪聘请了桥梁专家到长江考察,做设计方案。可是最后他们都得出了一个结论:在长江上造桥是根本不可能的。因为长江那么深、那么宽,江水那么湍急,不可能造桥。所以,新中国成立前,长江上一座桥也没有建起来。

1949年,周恩来总理邀请了茅以升等桥梁专家参加开国大典。这些专家非常激动,大家在一起讨论,最后向中央递交了《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》,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。这封建议书寄到了中央,周总理一看,说这个建议非常好,我们不仅要打破一个旧世界,还要建设一个新世界,在长江上建一座桥是非常壮丽的设想。

如今,在我国长江的干流上,一共有111座大桥。从0到111,这真的非常了不起,这是一个奇迹。